6月中旬,在上海工作的陳宇(化名)決定買車,由于一直沒有拍到滬牌,陳宇只好考慮入手一輛新能源汽車。
在上海,插電混動車型既能送滬牌,又能緩解里程焦慮,頗受消費者歡迎。陳宇看中了一輛插電混動版的比亞迪秦,談妥價格后,他開始走上海市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征信審批流程。沒想到,征信調查近三周才審批通過,那時已經是7月4日了。
“6月25日之后,你看中的那款車已經不能享受2018年的新能源補貼政策了,現(xiàn)在補貼只有1萬元。”上海某新能源汽車4S店銷售人員告訴陳宇,6月25日之前,購車還可以享受補貼3.3萬元,但是現(xiàn)在補貼新政策開始實行,補貼減少了2.3萬元。
更讓陳宇感到無奈的是,從7月1日開始,這家4S店內的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已升級到“國六”排放標準,不但補貼減少了,配置也減檔了不少。
據記者調查,2019新能源補貼新政正式實施后,由于補貼大幅退坡,車企或是努力降本增效,或是開始謀劃提升售價,以此緩解補貼退坡帶來的經營壓力。
“漲價”只是一種促銷手段
實際上,早在2019新能源補貼政策過渡期結束前,4S店“預謀”漲價的消息就已傳得沸沸揚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多家4S店時了解到,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淮新能源等4S店的銷售人員都表示“買車要趁早”,2019新能源補貼過渡期結束后,很多車型都將漲價。
“要買就趁早出手,6月25日前辦不完購車手續(xù),就不能享受2018年新能源補貼了。”北京某奇瑞新能源4S店銷售人員曾這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今年3月26日,財政部等四部委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19新能源補貼政策從3月26日起實施至6月25日為過渡期。按照2019年新能源補貼新政要求,6月25日補貼過渡期后,購買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的車主將不能再享受地方政府提供的補貼。
按照2019新能源補貼政策的要求,純電動乘用車的續(xù)航里程補貼門檻從2018年的150km提升至250km,這意味著續(xù)航里程在250km以下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將被取消;續(xù)航里程250km到400km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退坡60%。續(xù)航里程大于等于400km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退坡50%。插電混動車型,純電續(xù)航里程大于等于50km的,補貼由2018年的2.2萬元降至1萬元。
然而,過渡期已結束,此前傳說的新能源車“漲價潮”并沒有出現(xiàn)。“目前店內在售新能源車型,并沒有因為補貼退坡而提價。”北京某江淮新能源4S店銷售人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前對外說要提價,但他們目前并沒有接到確切通知。
有分析認為,部分經銷商揚言“漲價”是為了讓消費者盡快下單,更多是一種銷售手段。“店內有幾款車型已經斷貨,連展車都賣出去了,在剩下的時間里可供選擇的車型會更少。”北京某北汽新能源4S店銷售人員曾這樣告訴記者。
“保價”壓力倒逼車型減配
據記者了解,除了市場終端沒有漲價外,部分車企已經官宣“保價”。例如,長安、比亞迪、威馬、小鵬等車企都表示“補貼退坡,誠意不退坡”。
“10月底前,比亞迪6月25日之前上市的車型,仍按2018補貼標準走價。6月25日后上市的車型,按最新補貼標準定價。”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趙長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今年10月過后,比亞迪將根據國家政策走向對在售車型價格進行適當調整。
不漲價,意味著車企要自掏腰包。在車市下行壓力的背景下,車企“保價”的打法將帶來不小的成本壓力。
“在政策與補貼雙重支持的背景下,大部分新能源整車利潤率只有23%左右,明顯低于傳統(tǒng)燃油車。”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助理陳士華指出,隨著補貼大幅退坡,眾多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將很難盈利。如果下半年新能源車型不漲價,不少車企將面臨虧損壓力。
有分析認為,“保價”使車企承壓,降低成本成為必然選擇,所以才會出現(xiàn)上海小伙子陳宇遭遇的“漲價減配”尬尷。
“現(xiàn)在補貼減少了2.3萬元,消費者肯定不愿意多出錢,所以我們只能降低配置了。”上海某品牌4S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店內在售的插電式混動車型均為“國六”排放標準的新款車,即使是頂配車型,也比原來“國五”的老款車型減配不少。
以2019款某品牌暢銷的插電混動頂配車型為例,原來“國五”老款車型上的自適應巡航、座椅加熱通風、360°攝像頭等配置都已經取消了。此外,上海多家4S店銷售人員均表示,該車要在13.69萬元~15.69萬元的官方指導價上,多加3000元。
“因為是‘國六’車型,廠家要求加價3000元,現(xiàn)在全上海該品牌的價格都一樣。”上海某品牌4S店銷售人員表示,雖然補貼退坡后銷售受到一定影響,但是車企也要保證利潤,如今“漲價減配”也是無奈選擇。(趙成 孫桐桐)
經歷了前些年的快速發(fā)展,新能源汽車在去年繼續(xù)實現(xiàn)增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數(shù)據,我國2017年全年新能源車產銷量已超77萬輛。與此同時,更多
2018-01-15 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