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乳企寄予厚望的零售奶酪品類,也沒能跳出傳統(tǒng)乳制品高度同質化競爭的老路。
經過兩年的快速發(fā)展,引領國內零售奶酪消費增長的兒童奶酪棒正顯現出“疲態(tài)”,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產品同質化的問題也日漸突出,品牌間的口舌是非也變得多了起來,而行業(yè)轉型之路還不明確。
奶酪行業(yè)的口水之爭
【資料圖】
近日,網紅奶酪品牌奶酪博士惹上一場麻煩。在電商平臺上,奶酪博士在旗下一款低鹽高鈣小圓奶酪的廣告語上使用了“寶寶的第一口奶酪”的說法,雖然事后奶酪博士刪除了這一表述,但依然在行業(yè)中引發(fā)了一場爭議。有法律人士認為,這里所謂的“第一口”并沒有統(tǒng)計調查資料為依據,涉嫌虛假宣傳。
同樣冒險標榜自己是“第一口”概念的還有樂純品牌。在電商平臺上,記者看到,樂純旗下的一款新鮮奶酪產品外包裝上就寫著“孩子的第一口鮮奶酪”,并聲稱產品符合嬰標。
這里所謂的“第一口”背后,是奶酪品牌競爭白熱化的縮影,而奶酪品牌之間不僅僅做了這些“概念”的爭奪,甚至不惜違規(guī)下場拉踩競爭對手。
2023年1月3日,上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剛剛公布了對奶酪博士的行政處罰決定,因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者誤導性信息,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yè)信譽、商品聲譽,被罰款10萬元。
處罰決定書顯示,奶酪博士在2022年7月22日至2022年8月25日,通過實際控制的三個抖音賬號,發(fā)布自有產品的宣傳視頻,而視頻中勸說消費者不要再買“一晃就掉”的“水酪棒”,并指自身產品“口感綿密”,稱部分奶酪棒類似“果凍”等誤導性信息,同時還展示了“百吉福棒棒奶酪”產品及棒體、“妙可藍多奶酪棒”包裝及價格標簽。
而此前樂純也因為侵害競爭對手商品聲譽,而被北京市朝陽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罰款10萬元。其在天貓旗艦店的宣傳視頻中,將“妙可藍多奶酪棒”和“百吉福成長奶酪”描述為含有“大量的添加劑”,并稱“吃多了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fā)育”,暗示選擇類似奶酪棒是錯誤的選擇,選擇“樂純兒童乳酪棒”才能“不踩坑”。
本報攝影記者 任玉明 攝
同質化競爭的無奈
一直以來,國內零售奶酪消費整體增長緩慢,但近兩年在奶酪棒的帶動下,國內零售奶酪消費市場快速壯大。
歐睿國際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是亞洲最大的奶酪消費國,2017年-2021年,我國奶酪零售渠道銷售額從52億元增長到131億元。頭部企業(yè)妙可藍多的營收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增長了63.2%和57.3%。
但行業(yè)也出現了一擁而上的場面,不但在資本的助推下大量的新銳品牌也加入其中,各大乳企也紛紛布局零售奶酪這一增量市場。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與奶酪相關的融資和并購就有18筆,其中包括了妙飛、奶酪博士、思克奇等諸多新奶酪品牌。
但2022年,零售奶酪消費卻突然降溫。2022年前三季度,妙可藍多的業(yè)績增速下降至22.6%。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中國進口奶酪為14.55萬噸,同比減少了17.4%,而此前兩年則分別增長了12.5%和36.3%。
在業(yè)內看來,這一變化與2022年疫情對傳統(tǒng)線下渠道的銷售影響較大有關,比如妙可藍多線下銷售比例較高,疫情沖擊大賣場等傳統(tǒng)渠道,也影響了其銷售。同時隨著大量品牌的涌入,行業(yè)的低門檻帶來了嚴重的產品同質化,也帶來了市場供給的階段性過剩。
近期,第一財經記者在北京部分超市和便利店走訪看到,零售奶酪相關產品種類繁多,占據了相當可觀的冰柜區(qū)域,其中妙可藍多、奶酪博士、百吉福、伊利等品牌均在列。從產品上看,一方面,各家都在推出干酪含量更高的奶酪產品,主打營養(yǎng)或功能路線;另一方面,則通過添加果汁、香精等增加不同口味,轉向零食方向,但各家的產品實則大同小異,特別是兒童奶酪棒產品。
據北京海淀區(qū)萬象城沃爾瑪超市的促銷人員介紹,目前零售奶酪產品的熱度在下降,賣的并不如以前好,而且品牌越來越多,就算有促銷活動的品牌一周也就賣個幾千塊。
獨立乳業(yè)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國內奶酪棒市場同質化問題很嚴重,雖然有些品牌在工藝上做了一些調整和創(chuàng)新,但根本上還是大同小異。
同質化的產品,也讓市場競爭變成了“氪金游戲”。
一家外資乳企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零售奶酪產品本身都屬于再制干酪,產品門檻并不高,因此最終走向高營銷費用的老路。
而這一操作模式,對于財大氣粗的頭部乳企而言是慣常做法,而且無往不利。2020年之前,百吉福在國內奶酪零售市場排名第一,但到2021年,在市場費用的推動下,妙可藍多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百吉福。伊利在2018年成立了奶酪事業(yè)部,2022年前三季度,伊利已經位列國內零售奶酪前三名,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
但這一模式對于“囊中羞澀”的中小品牌而言則是降維打擊,特別是在2022年,隨著奶酪等成本的快速上升,行業(yè)價格戰(zhàn)被迫暫停,錢包不鼓的中小品牌采取“拉踩式”營銷也不讓人意外。
本報攝影記者 任玉明 攝
行業(yè)轉型難言輕松
在宋亮看來,奶酪棒雖然帶動了國內零售奶酪市場的興起,但如今市場已經面臨階段性飽和,繼續(xù)死磕同類型產品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宋亮認為,目前成人奶酪制品依然有空間可以探索,比如功能性的奶酪產品等;此外,從奶酪整體的業(yè)務發(fā)展來說,總體方向還是以餐食化為主,未來酒店,餐飲,烘焙等市場才是大頭。
記者注意到,從2022年開始,妙可藍多在內的國內奶酪品牌在兒童奶酪棒業(yè)務外,大多也在增加早餐的芝士片、涂抹奶酪、餐飲用馬蘇里拉奶酪等產品,試圖在其他渠道獲取新增量。
雖然在酒店、餐飲、烘焙等行業(yè)奶酪應用更為廣泛,但國內奶酪品牌也要面對進口乳企的競爭,而且往往后者還是前者的干酪原料供應商和配方“老師”。
由于國內飲食習慣和奶源等方面的因素限制,國內奶酪品牌使用的干酪原料大多依賴于進口,2022全年中國進口的14.6萬噸奶酪中,從新西蘭進口8.4萬噸,占57.9%;歐盟進口2.9萬噸,占20%;澳大利亞進口2.1萬噸,占14.6%。
3月16日晚,新西蘭乳企恒天然剛剛公布了2023上半財年業(yè)績,其中受疫情影響,恒天然中國業(yè)務收入為約為35億新西蘭元,與上年同期持平,大中華區(qū)的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為2.2億新西蘭元,同比下降1%。疫情下,恒天然的餐飲服務部的產品和服務已觸達超過460個中國城市,按照計劃,隨著疫情影響結束,恒天然將繼續(xù)加快在國內餐飲、烘焙等市場的布局力度。
近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展覽會上,恒天然中國原料業(yè)務部門就展示多款天然干酪原料及創(chuàng)新產品應用和概念,包括干酪原料在家庭烘焙和料理場景下的多種應用,加快搶占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區(qū)別于傳統(tǒng)液奶產品的價格和渠道之爭,奶酪市場的競爭不僅僅是賣原料,還要向客戶提供可靠的解決方案,幫企業(yè)賺錢,而國內奶酪企業(yè)如果用著進口的原料和經驗,能否從“洋老師”們手中分一杯羹,還是個未知數。
立春過后,陜煤集團分布在各處的項目建設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場景。陜煤集團榆林化學公司50萬噸年DMC項目、陜煤技術研究院涇河新城更多
2023-03-17 12:12:47應急管理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編制指南(試行)》的通知應急廳〔2023〕4號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應急管理廳(局),新疆生產更多
2023-03-17 11:01:543月16日,平煤股份和神馬股份兩家上市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以下簡稱可轉債)開放申購,并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tǒng)進行配售。兩只可轉債的發(fā)行規(guī)更多
2023-03-17 11:03:50商務部16日舉行例行新聞發(fā)布會,新聞發(fā)言人在回應澳大利亞煤炭進口問題時表示,中國對煤炭進口實行自動許可管理,煤炭自動進口許可證可正更多
2023-03-17 10:05:0616日上午,曹妃甸港口物流園區(qū)招商大會暨2023年春季煤炭高峰論壇舉行,9個煤炭貿易物流合作協(xié)議現場簽約。圖為曹妃甸港口物流園區(qū)招商大會更多
2023-03-17 10:03:09據商務部重要生產資料市場監(jiān)測系統(tǒng)顯示,2月25日至3月3日,陜西省煤炭均價16442元噸,環(huán)比下跌05%。其中:煙煤15563元噸,環(huán)比下跌05%;煉更多
2023-03-17 10:05:49據商務部重要生產資料市場監(jiān)測系統(tǒng)數據顯示:2月25日-3月3日,從監(jiān)測品種樣本數據來看煤炭平均價格為83867元噸,環(huán)比上漲2%,與上一年同期更多
2023-03-17 10:01:27據湖南省商務廳對全省生產資料流通市場監(jiān)測數據顯示,2023年第10周(2月27日-3月5日),湖南省煤炭銷售均價122892元噸,上漲06%,同比上漲更多
2023-03-17 10:18:013月16日5時50分,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公司(簡稱太原局集團公司)對管內晉煤外運重要通道瓦日鐵路全面展開春季集中修施工,全面恢復冬煤運輸更多
2023-03-17 09:07:29本周煤炭市場僵持維穩(wěn),價格窄幅波動。一方面,經歷過前期價格頻繁漲跌后,貿易商心態(tài)更加理性,價格下跌時繼續(xù)止損拋貨意愿較低。另一方更多
2023-03-17 09: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