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10日電 中國央行網站10日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合理充裕水平,2019年7月10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自6月24日以來,央行逆回購已持續(xù)停做達13個工作日。
另據Wind數(shù)據顯示,本周公開市場共有2200億元央行逆回購到期,全部集中在后半周,7月8日和9日均無到期。
值得注意的是,10日公開市場業(yè)務交易公告措辭較之前出現(xiàn)變化,流動性總量從“處于較高水平”到“處于合理充裕水平”。
周二(9日),銀行間資金面持續(xù)收斂,短線Shibor悉數(shù)走高。隔夜shibor報1.7730%,上漲32.8個基點;7天shibor報2.5400%,上漲9.1個基點。
一位交易員對《中國證券報》稱,資金面還談不上很緊張,但確實較之前有些收緊,資金價格普遍反彈。他表示,央行持續(xù)凈回籠的累積效應開始顯現(xiàn),流動性趨于邊際收斂;本周后半周還有超2000億元央行逆回購到期,資金面恐仍有小幅收緊壓力,但預計央行也將適時調整操作方向和力度,資金面不大可能出現(xiàn)明顯緊張。
興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本周逆回購到期2200億,地方債發(fā)行量較小,且同業(yè)存單到期量處于正常水平。同時考慮到本月15日為減稅截止日,疊加7月份為繳稅大月,這或邊際收緊流動性。
他還稱,另一方面,從6月份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工具來看,央行逆回購投放呈“鎖短放長”的特點。上周央行逆回購到期量較大,且央行未進行流動性投放對沖到期量,但銀行間流動性依然寬松,交易所流動性也受益。貨幣市場利率曲線整體下行,在7天處略有上凸,陡峭幅度增加。
川財證券認為,7月份作為傳統(tǒng)繳稅大月,本身對資金面需求較為旺盛,同時本月MLF到期量為本年度最大,達到了6905億元規(guī)模,短時間內確實不能完全排除央行通過降準方式一次性予以對沖的可能性。另外,7月15日央行第三輪并檔降準將展開實施,同時本身也存在著TMLF操作的可能性,不排除采取降準以外手段對沖資金缺口。
新時代證券預計,未來央行通過回收流動性的同時,保持利率逐步回歸中樞水平,流動性也會回歸至合理位置,既不過松也不過緊,從總量上維持流動性既不過松也不過緊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短期目標。短期導致資金面缺口較大,流動性極度寬松不具備長期性。(中新經緯APP)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取到了一組全新一代E級敞篷版車型的國內路試諜照。新車采用了軟頂機械敞篷結構,造型與海外版新E級敞篷車型相同。奔更多
2018-01-08 15:09:32